很多人都認為,產品通路只有單純的,直接型通路跟簡接型通路,直接通路是製造商直接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,間接通路是透過零售商來將產品販賣給消費者,這是兩個最基本的通路策略,公司在考量任何通路策略時,都是從這兩個基本策略在往外延伸的,根據不同的環境、時機、人力跟產品,就可以發展出適合自己的通路策略,今天介紹的通路策略,也是從這兩個基本款演變的,這次介紹的通路策略,是搭配了產品特性產生的哦~

愈多愈好的開放型通路策略

開放型通路策略適合用在食品跟日常用品中,開放型通路策略指的是製造商不會選擇經銷商或銷售地點,只有人願意賣,製造商就願意供應產品販賣,這時製造商不會太挑選經銷商,為了大量曝光,製造商會一直供應,直到產品有名氣後,才開始嚴格挑選經銷商,一般日常用品大多採開放型通路策略,因為價格無法拉高,求的是大量曝光而己,也有高科技產品,一開始為了搶市場佔有率跟名氣,也會採開放型通路策略,有名的例子是,大陸開始製造手機時,山塞機在大陸的小賣舖隨處可見,小賣舖還可以依造你的需求,來客製專屬的山塞手機,當時山塞手機價格便宜,品質尚可,很受中下階級民眾喜愛,等大陸技術成熟了,品質穩定了,才可以有現今的一線品牌手機出現,因此可見,開放型通路策略不一定只適用在日常用品類哦~

高傲的排他性通路策略

通常會採用這個策略的商品,幾乎都是高單價商品,像LV等精品名牌包,或是Apple手機等,正因為這些商品高單價,消費族群也屬於金字塔頂端,顧客在買這些商品時,享受的不是商品本身的價格,而是在享受被服務的客程,故屬於精品級的產品,會有自己的販賣通路,或是會選擇高單價的經銷商是有原因的,通常這些經銷商服務品質會比較好,像Apple會有自己的銷售據點,像LV會有自己的銷售專櫃,這些都是為了創造出,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,可以享受被服務的感覺。

夾縫求生存的選擇性通路策略

介於開放型策略跟排他性策略中間的,我們稱為選擇性通路策略,說白一點,就是製造商會以某個基準點,來選擇經售商,不會像開放性通路的普遍,也不會像排他性通路那麼狹隘,不過,它只可能在特定的點才會出現,例如:只會出現在百貨公司專櫃的化裝品,大多是屬於這類型通路策略,通常這類型商品,不會出現一般大賣場通路,除了消費族群一般不會在大賣場消費外,安全性也是考量之一,畢竟在平價的零售通路,出現高價商品,有時會引來宵小犯罪。

這三種通路策略,是行銷學常見的通路策略,選擇通路策略沒有對錯,只有適不適合,沒有人說高價商品,不能選擇開放型通路,小米產出第一隻手機時,因為名氣不大,故只要有經售商願意販賣,小米就供應商品,但因為品質好,價格低廉,造成供應商來不及出貨,進而產生著名的飢餓行銷的說法,產品通路策略真的沒有對錯,只有適不適合啊!!